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听取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强、丁薛祥出席座谈会,王沪宁主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强调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从2014年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到多个重要场合阐明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重视,不言而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推动创新...。
2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省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听取汇报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吉林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把党中央的各项部署落实落细,以奋发有为的姿态...。
2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省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听取汇报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民生持续改善,有助于扩内需、促消费、稳投资,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也是增强发展新动能、开拓发展新空间的进程回望极不平凡的这一年,最动人的是人民情怀,最暖心的是民生温度,犹记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第一站就深入农村,听取受灾情况介绍,走进大棚察看蔬菜长势,在村民家亲切拉家常……满是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今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他们弘扬光荣传统、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背景下提出的原创性概念,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一句句暖心话语,寄托着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殷殷关切、拳拳深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总书记最深的牵挂,策划,、张越、关开亮编辑,廉奇达记者,王晖、谢樱、李爱斌、唐奕、张钟仁、多蕾、、张子琪、林凯、屈彦、...。
新中国成立的第七十五个年头,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式现代化正渐次铺展万千气象,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历时30多天,走过12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春耕抽绿的田、川流不息的港、幸福和谐的家、澎湃动能的厂……总书记在行进中思索,擘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万里山河间的足迹,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毅,有...。
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时刻记挂群众冷暖,看乡村、到社区、入企业、进校园,心之所系、行之所至!一件件民生,小事,,一次次考察调研,总书记念兹在兹是人民,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民生为大,是总书记最深的牵挂,总监制丨闫帅南监制丨李浙王元制片人丨吴晓振制作丨曲羿调色丨杨振江校对丨高少卓©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年经济工作进行总结,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并对明年重点任务进行部署,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和关键支撑作用,加快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以科技创新引领...。
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南水北调工程一线实地考察,留下殷殷嘱托,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来自丹江口水库的一泓清水,沿着1432公里的总干渠一路向北,润泽了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累计向北方,搬,去了4800个西湖的水量,让1.14亿人喝上了,放心水,一杯...。